□ 许华忠
今年的立春恰在春节大假期间。春节逢立春,又刻意疏离了凡俗事务,心就有些蠢蠢欲动了。于是,想到了骑行,动动筋骨,也为接续听鼓应卯打个基础。与妻知会一声,便向龙泉山老君井借势蹬行。
立春,乃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首。这是中国历代农耕文明精华之一。经过寒冬清冷肆虐日久,正是哆嗦发抖之际,忽然看见春站起来,作势要走过来,带出身后迟日江山、蜂飞蝶舞花香鸟语的世界……那欢喜是不是更要绵绵不绝呢?
立春之际,从时令讲,正是万物萌生、冰雪解冻、大地回暖的当口。这从生物学、气象学、地理学上讲都是有依据的。小的时候,在农村里,长辈们就从这天开始对一年的种植进行谋划合计了。选择什么稻种,在坡地上要不要换换品类,是农家肥多些还是化肥多些,牛耕好还是锄翻实在……谋定而后动,让一切立起来,就大差不差了。记忆里,一年之计在于春。这个“春”字,是郑重的、厚重的,也是充满希望的。向上溯及一点,古时天子扶犁耕地也是这个时候,前后不过一两天。《皇帝耕田图》就记录了雍正出宫耕田的事。但见阳光和煦,春风习习,百官琳琳,天地泰然。由皇帝而立,因农民而延,再铺展开来,在岁月长河里积淀深沉,在新年喜庆余波里荡漾。立春亲和了天、地、人,孕育起此后的无限可能。
立春的变化,如果不是历法的记录和轮序,人类的感知总有些后知后觉。早晨还在床上时,透过玻璃窗看见外面夜色依然,路灯寂寂里听到细雨滴落在榕树叶上沙沙作响。一声流浪猫叫春之声突兀穿行,透过晨间清冷。细细听来,一声两声三四声,竟是那样悠长而执着。远远地,隐约有猫声应和,此起彼伏,似接头暗号般晦涩而分明。高楼里上上下下地有了些光亮晃荡黑暗。汽车发动的声音,车轮碾过窨井盖的声音,风铃捕风的声音,渐次地都传了进来。终于回过神来,啊,立春啦!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生之计在于勤。于是,翻身下床,迎接新的一天。声响,就是故事,就是变化,就是吸引。
夜雨剪春韭,自是悄然。下得楼来,地面有些湿,但并不滑,积水也少。不知猫的爱情故事进展如何,反正也不见了踪影,听不到焦躁。骑行出来,路人不多。顺着山路弯弯绕绕,很快就有细汗透体凝形,在眉梢眼角温润矜持,整个人就热和起来了。抬望眼,猛然发现春意集结山野。人的生机与自然的生机,脉动相契相合。原本有些干燥生硬的大地绵软舒活起来。这是根茎和种子又醒过来了,很快就要冲破土地的樊篱束缚了。活色生鲜的远不止此。
许是全球趋暖变热影响,立春伊始便有阳春神韵。漫山遍野的果木林地里,梨树虬枝嶙峋还保持了几分含蓄,桃树枝的皮包骨上开始了新的结绳记事。樱桃枝还要激进些,鼓起的花苞已清晰可见,枝枝条条络绎不绝,有的都快绷不住了,粉红、雪白的花瓣,丝丝露脸。在这些落叶树下,豌豆苗似乎早知道要与时间赛跑。贴地而生的它们,尽情倾泻一身翡翠绿,簇拥扶携一丛团圆绿,铺排倾覆一地养眼绿。伸长了脖颈似美人腼腆的豌豆花,白净与深红翘立于绿色之上,分外惹眼。不语而清雅的还有胡豆,也在开花。一片一片绿意翻涌起伏的,自然是麦田了;一垄一垄金黄里散发出淡雅清甜的,当然是油菜花了;一点一点散落于山野里边挥锄边听收音机的,天然是老农了。
山谷里薄雾轻扬,村落间雄鸡高唱狗吠嘹亮,头顶上电线纵横四方。阳光普照天空、大地、心房。游目骋怀,万象蓬生。妻在电话里提醒说:今日立春,宜早还家,躲春。
是该回去了,待来日,再细数这一春。
(作者单位:四川省监狱管理局)